close

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

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

作者:廖梅璇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2017/5/2

ISBN:9789864060863

定價:280 元

頁數:240

 

書籍連結

博客來

金石堂

讀冊

 

 

《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

 

一切存在著的都傷害了我。
我和你都是等待被虎撲的羊。


★收錄2015年梁實秋文學獎首獎作品<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
★收錄2013年林榮三文學獎散文佳作作品<精神病院皮下鉤沉>。
 

廖梅璇在寫「痛」,那些細微、難以言喻、來自現實的,卻迴避不了的各種疼痛。這些痛,透過一次又一次地自我揭露,一絲一絲地剝離,直至赤裸裸地展露在讀者眼前。在時代的陰影下,她洞察而誠實,不向讀者應允冀望與陽光,她只專注地剖開自己,再一筆一劃地,把這些細微的震顫刻成文字,直至成書。
 

散文集分成五個部分:「沿途荒涼」、「慾望咬開所有」、「記憶迴路」、「女人標本」和「異城人」。她寫同性戀愛關係中的孤獨與悵惘;寫父女間的愛恨交織;寫都市生活的無助與空虛;她寫她自己;她寫的,也是生活,最真實的模樣。

她是坐在女友外公追思禮拜上的纖細女生,想要以微小力量撼動異性戀體制。
她是躺在租屋處地板竹蓆上的絕望靈魂,看著天花板的風扇轉成一個渾濁的圓圈。
她是公車上的乘客,手心緊捏著硬幣而攥出了汗。
她是父親病床前的女兒,遺囑那張紙上寫滿了媽媽和弟弟的名字,而她不存在。

 

 


 

 

正是因為介紹中提到這本寫到同性戀愛我才想看的。

 

 

如果提到男同,BL作品挺多,影視作品前陣子我就看了大叔之愛、越界與是非,再往前推還有《台北故事》。但女同的故事,深深覺得看太少,既然男女愛情跟男男都看了,怎麼女女看這麼少呢?這樣不行!(?)想起女同,永遠是先想到逆女,還有一直看不完的《蒙馬特遺書》,真是看太少。但不管哪個領域,永遠都看不夠。

 

 

我是個沒在看簡介的人,應該說沒有仔細看比較貼切。我注意到這本寫她去參加女友外公的追思,卻沒注意作者還寫了被疾病糾纏,痛苦難耐的過往。幸好看起來沒讓我感到太痛苦,不是說感受不到她那些年的難受,而是知道她現在或許相對好些,也有人陪著面對,好像文字中隱藏的痛苦與掙扎就沒那麼具有傷害性。

 

 

有時不是因為文筆不夠好才看不下去,正是因為夠好夠傷痛才看不完,看著文字就能感受到寫下這段時心裡是如何撕扯著,即使我不是她也能感受到那種被撕開的痛,這麼痛,我怎麼看的完?我承受不起。

 

 

在最後我甚至想起林奕含,想起去年寶瓶發的聲明。雖然現在想起來都沒有用了,本人與寶瓶最初考量是什麼也無從知曉。但我忍不住想著,是否廖梅璇的狀況相對穩定,所以寶瓶出了這本書呢?但想再多又有什麼用呢?

 

 


 

作者介紹

 

廖梅璇

1978生,台灣嘉義人,台大歷史系雙修外文系畢。善於失眠,喜陰溼,背對鏡子面朝苔綠,在詩、散文和小說間切換電頻,曾獲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獎,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梁實秋文學獎,2015年於法國出版中法對照詩集《雙耳的對話Dialogue des oreilles》。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淘之樂多 的頭像
    淘之樂多

    淘之樂多.在愛裡逃避

    淘之樂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