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暗章 DARK CHAPTER
作者: 李懷瑜(Winnie M Li)
譯者: 陳芙陽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19/04/03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20元
書籍連結
說到底,我們都是在逃的人,以恐懼改寫人生的重要篇章。
但,唯有寫下那些會徹底改變的事,一切才算真正發生。
//對任何人來說,那只不過是地球上的某一天,
然而,生命的意義卻從此再也不一樣了,
不論是對受害者,還是那個強暴她的男孩而言……//
《生命暗章》以懸疑小說的筆法,描寫一名在倫敦工作的臺裔美國女子,某次到愛爾蘭鄉間健行,被當地少年強暴的故事。兩人的家庭背景有著天壤之別,種種因素造就了這場悲劇的碰撞,以及永遠無法彌補的後果。
李懷瑜以其生命寫下的小說《生命暗章》,榮獲眾多國際文學獎項。這部由真實事件改寫的作品,情節精采、層次豐富,描寫面臨人生重大事件時,對應著人們各自的家庭背景、社會觀感的包袱,在混亂不公的世界中,又該如何正視人生的明暗。或許有時候,我們都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
★★★
此書根據李懷瑜被性侵的自身經驗寫成,事件發生後整整一年多的時間,她一直留在家中處於隔絕狀態,保持謹慎,充滿戒心。
終於,她以無比勇氣及文學才華挺身而出,如她在TED TALK的動人演說──
如果透過你的努力,能改變關於這世界的一件事,那會是什麼?
「我想要創造一個世界,在那裡,性侵案件的倖存者可以毫不羞愧地說出真相,且不被世人評判。」
【書封設計概念】
原創的手繪封面顯現溫度,女孩毫不畏懼地以手背上交織的藤蔓面向世界,在困境之中以其堅忍及勇氣重生,像是與人訴說:「人生中過往的荊棘就只是意外的生命暗章,唯我們自己能引領自己綻放絕地之花」。
註:本文為試讀心得,感謝悅知文化與金石堂非讀BOOK給予試讀機會。
本書分為薇薇安與強尼兩個部份,可以看出兩人的成長背景極為不同。強尼的家庭關係算不上和諧,後來父母決定分居,強尼與哥哥跟著爸爸住,而妹妹們跟著媽媽。強尼的家庭是「漂旅人」,跟城鎮內的「定居人士」不太一樣,強尼可能覺得社會對漂旅人觀感不佳,連學校也去得不認真。而薇薇安家庭健全,受良好的教育,有很好的工作,平常也很獨立。薇薇安到這城市工作,在假日為自己安排了夢想已久的健行,但卻在健行途中遇上改變她一生的事情。
在序幕中即提到,那件事情似乎將薇薇安的人生劃為之前與之後,她從沒想過自己會成為性侵案受害者。可以看到薇薇安在被強暴後,努力保持冷靜報警想處理之後的事情,但遭受這麼巨大的傷害,實在一時半刻間無法走出來,甚至必須定時做心理諮商,而那些必要的司法程序以及預防受害者得到性病的一些諮詢程序或投藥程序,從薇薇安的敘述中,仍覺得可以更好,更體諒受害者一些。
強尼的部份,可能一開始就知道這個男孩是加害人,再加上在薇薇安之前,他還對其他女孩下手,看到他的部份總是有點心煩。在薇薇安報警之後,強尼終於覺得自己可能有做些錯事,但強尼畢竟年紀輕,沒辦法坦然到警局自首,強尼一向崇拜的哥哥還勸他逃走,看到這邊我忍不住又翻了個白眼,還好後來強尼的爸爸親自逼著他去自首,讓他能夠面對這一切。強尼讓人心煩的部份不少,連開庭前對律師說的那番謊話也讓人心煩,可能是早已看到前面他如何對薇薇安施暴,難免心裡比較同情被害者,也因為他說的謊話,薇薇安必須在法庭上再次回憶起那天並在眾人前說出,簡直是把自己的傷口再撕開一次。
在遇到事情前,多數人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受害者,就跟薇薇安一樣,以前也常常一個人去旅行,沒有遇到太多危險,為什麼這次就發生了呢?幸好在書中,薇薇安身邊的人並沒有對薇薇安獨自出門這件事發表太多意見,實在沒必要一直檢討受害者。至於強尼,雖然看到他的部份會讓人心煩,但可能一直指責他們也不是最必要的,同樣是漂旅人,但居住在另一個城市的媽媽與妹妹得到的待遇比強尼他們好上一些。若「漂旅人」能夠得到相對好的福利,會不會也能降低犯罪的可能性呢?
要說出自己的傷痛需要莫大的勇氣,十分佩服作者以自身經驗寫下這本小說,除了佩服之外,或許也可以再思考在成長過程中如何給予孩子正確的觀念,至少不要這樣隨便傷害別人。或是在面對受害者時,可以更體諒對方。或者在事後那些必要的程序中,如何做可以更好以避免二次傷害受害者。可以思考的事情還有非常多,無論如何希望這個世界能夠更好。
作者簡介
李懷瑜 Winnie M Li
臺裔美籍作家,也是製作人,在三大洲間從事創作產業工作。
哈佛大學畢業,曾經撰寫旅行導覽,製作獨立電影,籌辦影展,並且開發生態旅遊計劃。以優異成績取得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創意寫作文學碩士之後,目前為各媒體寫作和發聲,主持藝術節,同時也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媒體通訊博士研究員。
二○一五年英國犯罪作家協會的新人匕首獎中,李懷瑜得到高度讚揚,並且獲得二○一六年SI Leeds文學獎第二名。現居倫敦,也熱衷旅行。
《生命暗章》是她的第一本小說,贏得二○一七年衛報的《非布克獎》。
譯者簡介
陳芙陽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大成報編譯和記者、路透社編譯,現為自由譯者,努力在文字與培養國家未來主人翁之間取得平衡。譯作包括:《衣服故事專賣店》、《白色城堡》、《寫給母親的情書》、《愛在巴黎午餐時》、《獨行殺手》及《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