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小小的地方(小さな場所)

作者: 東山彰良

譯者: 王蘊潔

出版社:尖端  

出版日期:2019/11/14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00元

 

書籍連結:博客來金石堂讀冊城邦讀書花園

 

      東山彰良 臺日同步販售話題新作!

  繼直木賞得獎作品《流》、日本文學獎三冠殊榮《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之後。《小小的地方》這次以西門町紋身街的九歲男孩為主角,訴說著臺灣的現代,以及未來……

  對九歲的小武來說,西門町的紋身街,是全世界最棒的地方──

  為了活下去而在臉上刺青的貓女孩、尋找離家出走的土地公的私家偵探、一緊張竟在講臺上飆起饒舌歌的原住民教師、被父親搶走女友而頹廢暴飲暴食的男子、閱讀李昂卻無法抗拒天使寄生的女孩,以及「我」對故鄉紋身街又愛又恨的複雜情感。

  收錄《黑色的白貓》、《土地公失蹤記》、《骨詩》、《縱身而跳》、《天使和冰糖》、《小小的地方》六篇故事,令人回味無窮的連作短篇集!

 


 

註:本文為試讀心得,感謝尖端出版與金石堂非讀BOOK給予試讀機會。

 

 這次的故事舞台在西門町的紋身街,主角阿武住在這條街上,爸媽開著小餐館。不知道何時開始,這條街上的刺青店越開越多,但也很快的又關了,認真想起來,阿武也只記得三間店,寧姐、肯尼與豬小弟兄弟檔的店。阿武有時會到紋身街巷口阿華的飲料攤買飲料順便借阿華的手機玩,難免閒聊了幾句。

 

 登場人物不完全只是紋身街的人,例如幫忙找土地公的孤獨先生。孤獨先生的辦公室在武昌街,而他就睡辦公室裡。阿武想起孤獨先生那裡有許多舊書,他曾經告訴過阿武,物品的價值取決於有關那個物品的故事和回憶。好像隱約能夠理解孤獨先生這番話。不在於那件事情的本身有多好,而是在於當下發生了什麼事情或是跟誰一起,也許孤獨先生就是這個意思吧?

 

 人們來來去去,阿武用屬於他年紀的視角說著一段段故事,事情本身不見得全然正面,有些讓人感到溫馨,但有些時候又有些兒童不宜。讀著李昂的那個女孩子,有著哀傷的遭遇,刺青店的喜喜告訴阿武,不要再靠近那個女孩子了。若是小孩子看太多類似的事情,就會在腦中播下不好的種子,將來會變成那樣的人。總覺得那個故事中間有點悲傷,希望最後那個女孩子帶著她的天使刺青到了更好的地方了。

 

最後一個短篇〈小小的一方〉,阿武與同學爭執著是否在樂園罈中放進紋身街,同學們一開始反對,順便也說了對刺青的負面印象。其實也不能怪他們。同學們問阿武是不是把自己住的地方當成了最好的地方,阿武反駁,但越吵越兇,最後不歡而散。寧姐告訴他關於井底之蛙的典故,而當阿武跟爸媽提起阿華存夠錢會離開時,想不到爸媽也認為的確該離開。這對小小年紀的阿武來說是很大的衝擊,生長的地方,每天相處的人,對自己而言多麼重要,結果成長的過程中,居然會一件件失去。剛好此時學校出了作文題目「我生活的地方」,以此為契機,阿武寫了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為這本書劃下一個溫柔的句點,小青蛙離開了小小的井,穿過溪流,最後來到大海。在海邊遇到了鯨魚,但鯨魚說牠不適合大海,小青蛙坐在沙灘上吹著海風。或許就如同寧姐告訴阿武的,無論決定要留在哪裡,都先去看看大世界再做決定,就算到最後還是覺得小天地最好也不打緊。因為沒有到處走走,怎麼會知道自己最適合哪裡?

 

用不同的語言寫著台灣的街景、台灣的故事,感覺很奇妙。只可惜不是台北人,只能靠書中的文字想像著阿武與其他人可能每天看著的是怎樣的風景,雖然作者是日本人,但也許幼年曾在台北住過的關係,他筆下的故事樣貌很台灣,不會覺得怪異。

 


 

作者簡介

東山彰良


  一九六八年在台灣出生,五歲之前在台北生活,九歲時移居日本。目前居住在福岡縣。二〇〇二年,以《逃亡作法》獲得第一屆「這本推理小說最厲害!」大獎銀獎和讀者獎。二〇〇三年,將同作改名為《逃亡作法 TURD ON THE RUN》後出版,踏入文壇。二〇〇九年,以《路傍》獲第十一屆大藪春彥獎。二〇一三年以《黑色騎士》獲得隔年「這本小說最厲害!2014年」第三名,並獲得第五屆「ANX十大推理傑作」第一名。二〇一五年,以《流》獲得第一五三屆直木獎。二〇一六年,以《罪惡的終結》獲得第十一屆中央公論文藝獎。另著有《愛情喜劇法則》、《KID THE RABBIT NIGHT OF THE HOPPING DEAD》、《平凡的痛楚》。

 

譯者簡介

王蘊潔


  譯書二十餘載,譯作五百有餘,譯字數千萬,翻譯也從工作變成樂趣。
  譯有《流》、《十二國記》、《解憂雜貨店》、《永遠的0》、《窗邊的小荳荳》等各種不同類型作品。

  臉書交流專頁:綿羊的譯心譯意

 

arrow
arrow

    淘之樂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