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橋_平面書封.jpg

 

長橋

The Best We Could Do

作者: 裴芳詩(Thi Bui)

譯者: 宋瑛堂

出版社:尖端(2021/12/17)

頁數:336頁

金石堂博客來

活著的人,要如何與逝去的人競爭?

戰時的新生,該繼承多少存在於血脈裡的悲傷?

作為戰爭的產物,該如何理解那些無以名狀的家族瘡疤?

 

  ▎就算遠離傷心地,陰影仍拖得老長——硬生生罩下一層灰濛濛的沈寂。 

  ▎乖舛的命運,綿長的和解——震撼人心、令人鼻酸的跨世代回憶之書!

 

  初為人母的作者裴氏,自一九七八年逃難至美國後,首度回到越南。

  近距離探索家族拋下戰亂家園、赴美開創新生活、充滿悲傷與衝突的源頭。

  透過史料與父母口述的故事,刻畫戰時流離失所的辛酸,以及對後代的無可避免的影響。

 

  作為戰爭的產物,如何看待如異國的祖國,以及如祖國的異國?

  成長的路上,裴氏承襲了父母留存於她血脈中的恐懼,也乘載了父母憂傷的過往。

  面對在另一個時空已然成型的父母,曾經充滿了埋怨、憤怒與不解,

  卻在尋根的過程中,理解了父母永無止境的犧牲、義無反顧的決心,與從未言明的愛。

 

  「如果我能建一座橋連結過去與現在,也許就能填補父母與我之間的缺憾。

  如果我能將越南視為確實存在的地方,而非失土的象徵⋯⋯

  也許,就能將父母視為確實存在的兩個人,並學著如何愛他們更深。」

 

  這是一趟美麗動人的和解之旅,滿溢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改變過去的渴求。

  這是一部極為赤裸且真實的回憶錄,在透徹的領悟中知曉生命是何種珍貴的贈禮。


 

註:本文為試讀心得,感謝尖端出版提供試讀機會

 

故事由作者裴氏生產開始,作者的母親回想起自己生產時的種種,而父親說不記得,最後才說當時很害怕母親死掉。由自己生產開始,說起這一段漫長的家族經歷。其實父母親從前過得都還算不錯,也接受不錯的教育,如果沒有戰亂,他們一家或許今天是過著另一種生活。雖然能受教育,但也不代表生活過得優渥或平穩。即使原本生活平穩,但在政局動盪下,也為生活帶來巨大改變。不安的情勢成為父母下定決心要逃到美國的原因。

 

偷渡的過程只佔了一小段篇幅,雖然用簡單對話帶過,但不難想像過程的艱辛及危險。若是失敗,今天也見不到這部作品了。作者回憶自己的童年,再將童年印象中對父親的感覺對應到父親所經歷的一切,似乎也能理解為何父母身上總有潛藏的不安。即使移民到美國,跟越南的生活比起來相對安全,即使作者住在越南的時候年紀還小,但當他們遇到緊急狀況,所採取的應變方式依舊能看出過往對他們造成的陰影還在。

 

作者用圖文方式呈現過往這段漫長的經歷,跟預期看見的漫畫圖文不同,大部分篇幅有點像是沙畫的感覺,人物或景致並沒有清楚的輪廓。不過這樣呈現可能比較適合,畢竟從對話上就能感受到那時朝不保夕的驚險,如果太清楚描繪出來,可能會更增加閱讀時的沈重感。在作者敘述完漫長的家族史後,最後又提到自己的孩子。她的父母經歷了戰亂,歷史撒下的粉塵深入他們的血液,自己可能也傳承了這部份。那麼自己又會傳承什麼給孩子呢?但在他身上看不見戰亂與失落,作者看見了一個新生命,也許他會是自由的。大概也是對孩子的期望,對未來生活的期望,畢竟誰也不願意遇見戰亂。生活在太平年代的我們,對於戰亂年代朝不保夕生活的景象,實在難以想像。每次看見這樣題材的故事,最後總是慶幸自己生活在衣食無虞且和平的地方。

 


 

【作者介紹】

裴芳詩Thi Bui 

 

出生於越南,在加州和紐約長大。為一名插畫家、圖文書作者、教師,獲頒二〇一八年美國圖書獎,並被美國巴諾書店評為二〇一七年的新星作家。

 

從小聽披頭四和保羅・賽門的唱片和卡帶,至今仍記得自製卡帶合輯時跪坐地毯的觸感。她曾主攻藝術和法律,一度志願當民權律師,後來想通了,改投身於公立學校當老師,現居加州柏克萊,家有一子、一夫與一母親。《長橋》是她初試啼聲的自傳式圖像小說。 

 

 

【譯者簡介】

宋瑛堂

 

台大外文系畢業,台大新聞碩士﹐曾獲加拿大班夫國際文學翻譯中心駐村研究獎﹐曾任China Post記者、副採訪主任、Student Post主編等職。 

 

圖像文學譯作包括《薩賓娜之死》、《鼠族》與《歡樂之家》,文學譯作有《分手去旅行》、《霧中的曼哈頓灘》、《該隱與亞伯》、《世仇的女兒》、《情,敵》、《苦甜曼哈頓》、《絕處逢山》、《消失的費茲傑羅》、《重生》三部曲、《往事不曾離去》、《修正》、《全權秒殺令》、《單身》、《大騙局》、《數位密碼》、《永遠的園丁》、《斷背山》等。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試讀心得 長橋
    全站熱搜

    淘之樂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