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圖:新月官網)

與君長歌

作者:季璃 

出版社/書系:新月/藍海E120601(2022/05/18)

頁數: 288頁

新月官網博客來

 

哪怕跨過了一趟生與死,她沒有片刻或忘,
她從來只要他活得好好的,比她好,比這世上的所有人都好!

在沐家大廈將傾之際,她沐惜言臨危受命成了家主,
誰知二伯不甘心,死命蹦躂,她只好找來太伯公當靠山,
更在前任家主靈前發誓此生絕不嫁人,不想這話竟被震王霍長歌聽見了……
老實說,她和霍長歌就是一段孽緣,
為了他,她從南詔追到京城,從上輩子躲到這輩子,
本不想再和他有牽扯,只一心想著改變上輩子的命運,
他卻一再糾纏,不僅替她族兄攬了綏靖難民的欽差任務,
還重啟調查她沐家人丁快速凋零,從一流世家淪為末流的原因,
他如此忙前忙後,和前世大不相同,讓她疑竇陡升,
可還未等她揭穿他的真面目,幕後黑手也在這時將毒手伸向了皇宮……             


亦發表於:https://www.ptt.cc/bbs/Romances/M.1653586521.A.B43.html

 

個人喜好:4

 

還不錯,但看完後覺得人生好累(倒)雖然我是租書,但對我來說即使直接買也不會後悔。

 

不確定會提到多少劇情,保險起見還是防個雷。

本篇內容會稍微調整,可能會比較多劇透。

 

!下有劇情! 

 

男主角:霍長歌
女主角:沐惜言


關鍵字:重生、權謀(?)、女兒國、蠱毒

 

有些情節已忘,說錯請見諒。

 

如文案所述,這本是重生。
 

他們也跟九成的重生主角們一樣,既然重新活了,就要做點什麼扭轉自己或誰的命運。在有前生記憶加持下,通常有七成能搶得先機阻止憾事發生。不過有時會有變因讓這輩子的事情跟上輩子記憶有出入,但大致上主角們還是能逢凶化吉,即使曾經因為改變而命懸一線,最後還是能圓滿。大概吧。


上一代家主是女主的大伯,她是在南詔之類的地方出生。她父親在上一代排行第三,是上一代最聰明的人,只不過到了南詔,遇見出身東女國的女主媽,一見傾心。就寫信說不回家了,所以家主才會傳給大伯。   

 

女主跟男主其實在南詔的時候就認識,如果沒有男主,她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回京城沐家。東女國是女兒國,女孩兒是不嫁的,但男人可以上門,我看的時候覺得風俗應該類似走婚制吧?

 

女主爸雖然長住南詔不回家,但在女主出生後寫了信回家告知女兒出生,讓族人記得在族譜上添上女主的名字,所以族人們都知道女主的存在。女主15歲左右決定到京城沐家,大家也發現她的確很聰明,跟她爹一樣。19歲時大伯意外過世,遺言讓女主接任家主。雖然很聰明,但畢竟太年輕,也是有人不信任她,更有不滿的族人找麻煩,例如二伯。她為了男主回到京城,卻讓兩人之間越來越遠。

 

她家雖然仍排在一流世家中,但其實只是表象,大家都知道他家已經沒落,還名列一流世家不過就是給個面子。男主家後來崛起,男主爸被封滕王,而男主也屢有功勞,年紀輕輕就被封震王。這裡還解釋了下封號的意思,易經裡的震卦如何如何,可見男主在皇帝心中地位之高。

 

講到封號與卦辭就想到當年看九龍策,也列了每個皇子的封號以及對應卦辭,後來不用翻書也能說出來,讀書都沒那麼認真XDDD

 

這裡更提到男主的身世之謎。好像皇帝當年出征還幹麻,突然消失了一陣,回來時手上抱個嬰孩讓滕王養大。大家都猜男主可能是皇帝的私生子,而皇帝既不承認也不否認,讓大家更是好奇。真正身分直到後半段才揭曉。

 

即使男主與女主私下感情不錯,但在京城處處都是規矩,看女主回憶前生時,只感受到兩人在京城活得很憋。當了家主不能恣意妄為,也要為家族著想,所以有時跟男主意見不對盤,或是男主的動作影響到沐家權益時,女主也必須為族人出頭,兩人隔閡就更大。


死前那段真的感受到女主活得有多累。她病得很重,院子外還有二伯帶人吵吵鬧鬧,身邊只剩忘年之交閔善之。女主提起很想一個人,但只提一句,後來就不說了,只反覆像要把什麼東西吞下去一樣,重複吞嚥動作。閔善之是從前在南詔就認識女主的人,看見女主如此忍不住出聲阻止。她來京城後養成一個習慣,因為當了家主對家族有責任,不能想說什麼就說,所以漸漸習慣把某些話吞回去,若是很想說但又不能說,她就會像這樣反覆吞嚥。


女主重生,醒來時是19歲,正好是伯父意外死亡,她接任家主前夕。即使重生,還是沒能逃過家主的職責。她先派侍女找了太伯父,才緩緩到祠堂。她見到侍女,心中很是感動。侍女凡事為自己著想,在前生卻因為自己而慘死。  她照了鏡子,看見自己的臉還是完美無瑕。前生遇見了大火,侍女為救自己而死,雖然逃過一劫,但臉已毀容。

 

接下來就是她到了祠堂宣佈接任家主。沐家並不是沒有女家主的前例,只是女主太過年輕,二伯父可能表現不如其他兄弟,所以只好一直針對女主。女主知道二伯父會做什麼,早想了方法反制。二伯拿女主遲早會嫁人試圖讓族人對女主產生質疑,女主則告訴大家自己出身女兒國,本來就不會嫁人,大家無須擔心自己會到別人家。說到這裡,男主突然出現祭拜大伯,大家都很驚訝,畢竟男主與前任沐家家主在朝政上有點不對盤。而男主自然也聽見女主終身不嫁那番話。

 

女主見了男主,眼神像見到鬼(X)好像是有虧欠還什麼的眼神啦,我忘了。

接下來的日子,很多事情還是如女主記憶發生,但又有點小變數。例如原本不該在男主身邊的人,這輩子卻成為男主的親信。許多事情調查之後發現也跟男主有點關係。這種路線不意外就是男主也重生,我現在已經習慣,再也嚇不到我了!

 

讓我覺得有點累的一個原因大概是女主見到每個人時都會想這人前生的事情,前生發生了什麼,他因此對自己有恨。現在看起來很慈祥,但忘不了上輩子被咒罵的事情。或是因為皇帝皇后喜歡女主,進宮見皇后時也會想著雖然皇后對自己好,賞賜也不少,但到最後卻覺得自己推辭賞賜不識抬舉等等的。太子非常喜歡女主,而她跟男主在京城互動並不好,最後好像也考慮到家族,算是接受這樁她根本不想要的婚事,換來的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失火,賠上侍女的命以及自己的臉,婚事也因為她毀容取消。她總是想著每個人前生的事情,以及想著自己前生少做了什麼才造成後來的狀況。此生雖然補救成功,但就是沒有很開心的感覺。我看著就覺得很辛苦,京城處處是心機,一步一步都好累。

 

大約第六章末,男女主角應該談了重生與前世的事情,也講到男主前生怎麼死的。在前世兩人越離越遠,但男主心中只是對女主失望並不是不愛,所以在得知女主死後,人也變得瘋狂。不是真的瘋掉,只是行事風格變了。原本非常景仰男主的南琛動手殺了男主,還說他早就想動手,是皇帝一直攔著他,可是他對這樣的男主真的太失望。

 

而女主最後這樣說。

「長歌,從我們一開始在大理初遇時,一切就都錯了。」


莫非又是一片真情錯付(錯棚)

 

女主說當時因為想避開人群選擇小巷才會遇見男主,而男主正想找尋進入山裡(名字我忘了>"<)的方法,他說是想尋一味藥,事實上並不是。女主的太婆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教了她不少。她信了男主,所以把方法告訴了男主。後來兩個人相處愉快,是一段美好回憶。


過沒多久,傳來段氏大皇子段應天被暗殺的消息,路人都說段應天賢能,都躲到深山裡了還是沒能躲過死劫,好可惜。太婆婆猜到也跟女主有關,非常生氣。

 

人的確是男主殺的。皇帝派男主到南詔殺人,但這一段氣氛還滿平和的。段應天也坦然接受這件事,彷彿早就知道。他請男主送一封遺書到某處,希望能幫忙傳話,讓那個人替自己上峨嵋還是哪裡看看美景。還請男主幫自己轉告,讓自己的弟弟繼承大位。


除了逐步改變命運,再來就是要找出前生沐家落敗以及發生在女主身上的事情的真相。細想之下似乎一切都有人在背後推動,到底是誰這麼恨男女主角。

 

女主前生遇到火災而毀容自然不是偶然,而那個人也很明顯就是女二。女二喜歡太子,但太子眼中只有女主,所以女二讓女主遇到火災,最後自己取代女主成為太子妃。即使在這一世女主想方設法避免與皇家的婚事,但也不代表女二會罷手。女二仍舊表現跟女主親暱,但女主心中是防範她的。皇后如前世一樣對女主態度親切,仍舊希望能讓女主成為太子妃,只是女主想辦法躲開。皇后身體不好,女二想辦法得了種藥丸要獻給皇后,正巧收了藥丸的嬤嬤遇見女主,她聞到藥丸就知道有古怪,便提醒不要讓皇后碰,若一定要賞賜,不如就給女二的媽媽吧。嬤嬤在宮中已久,也很喜歡女主,這段話一聽就懂。

 

那個藥丸讓女主想起從前太婆婆提過的蠱,我想這也是暗示幕後黑手跟南詔有關。後來皇后果然將那些藥丸賜給女二媽,女二那些心機都害到了自己的母親。給他藥丸的人自然是幕後黑手派來的人,想借女二的手報復,卻害到了別人。跟女二接頭的人曾問她怎麼都不關心自己母親的病況,據說得了怪病不是?但女二根本不在乎,只說會有大夫照料。真是被愛沖昏頭,連親人都不顧了。


雖然我讀的時候覺得揭露幕後黑手這邊有點跳,迅速就講了他身分,不過前面也講很多事情就算了啦。(我好隨便

 

接下來在宮中也發生了有人中蠱的意外,連皇帝也似乎被控制。不過一切全是男女主角的設計,皇帝只是配合演戲,為的就是引出下蠱的人,也就是幕後黑手。

 

在重生之後,前生對女主無好感的或是因故無法幫忙女主的人全都改觀或留下,幾乎都跟前世反過來,所以也不難猜幕後黑手是誰。只是看到真的是閔善之時,心裡感受好複雜,尤其是他的遺言。他請女主就這樣一直恨自己,女主說好。閔善之雖然認識女主很久,但在那之前就認識段應天,段應天於他家有恩,所以他不能接受段應天的死,做了這些事都是想報仇。男主殺了段應天,而他之所以能夠殺段應天,最大原因便是女主告知如何入山的方法,所以他才處處針對兩人。後來也把當年段應天請男主轉交的信串在一起,原來那封信是給閔善之的。希望他能告訴段應天,替他看的所有美景。

 

我覺得閔善之也真的關心過女主,只是段應天在他心中份量太重,最後才變成這樣甚至走上絕路。可以敲碗他們的番外嗎?如果BL更好(欸)


忘了說結局跟男主身世梗。
 

大家都懷疑男主是皇帝私生子,皇帝又不否認,皇后自然也很憂心。前面皇帝曾經告訴太子他才是自己的皇子,乍看一頭霧水,但就是字面上意思。不過這邊我覺得也很跳,某天講到身世,男主就對女主說已經到過穆氏家祠還哪裡。後來皇帝才告訴心裡不平的皇后,男主是皇后的哥哥跟某個女人的孩子。因為他們家族無法接受男主媽,所以才如何如何,後來皇后的哥哥戰死,皇帝就把男主抱回來讓滕王撫養。所以皇后針對的其實是哥哥的孩子。

 

一切都解決後,當然也要交代兩人的感情。雖然女主一開始說過自己不結婚,但跟男主也還是圓滿的,至於結婚那種事情,男主也不是很在意,但最後好像還是成親了啦。在最後提到女主的爸媽以及太婆婆,太婆婆雖然當年生氣女主無意間促成男主殺死段應天,但畢竟也是疼愛的孫女,如果女主想回來探親還是可以的。          

 

我很喜歡瑯琊榜,雖然對續集風起長林不是很期待,續集毀掉的機率真的很高,但看在編劇還是海宴的份上,後來還是看了劇跟小說。風起長林我覺得也好看,但真的好悶,常常看得很生氣。怎麼可以這樣欺負我們庭生!太后這個庸婦!!!對濮陽纓這個前期反派沒什麼好說,主要是對後期反派(?)的蕭元啟感觸良多。不是生來就有壞心眼,但為什麼一切變成這樣。我對《與君長歌》的幕後黑手的感覺大概就像當年看蕭元啟。即使背後策劃了這麼多事情,但看見他們的結局,只有百感交集。明明找出真兇該感到爽快,卻與甄嬛看見華妃死的心情一樣,只剩悲涼。

 

對與君長歌的心情就是如此,劇情好看,但不知怎地也沒有任何爽快感。雖說直接買了也不會後悔就是了。

 

書中兩人有一段對話:

「事出必有因,要成就一件事情,乍看起來是巧合,實際上必須要同時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不可。這三者說起來,無一不是因,無一不是果,若說一件大事必須集眾人之力才得以完成,那麼,往往少其中一星半點的力量都可能從成功到半成,甚至於失敗在最微末之處,被最不起眼的人或事或物給毀了。」

「所以不是一定努力就會成功,人們明明費盡了心思,拚盡了全力,卻得不了一個好結果,想起來總是令人感懷,難以接受。」

 

這說的大概就是前生的他們,女主為了族人妥協那麼多,也沒能善終,甚至死後也很慘。重生後回想起來都是一些沒注意到的細節,少做了那些事情竟帶來完全不一樣的後果。但即使扭轉一切,兩人得到圓滿的結局,但就是沒有爽快感。

 

不過不是好看的書就必定得爽快,也是有雖好看但心情會沉悶個十天八天的,或是好看但閱讀過程充滿各種痛苦的。充滿痛苦的我推薦黑澤泉水《我適合當人嗎》,作者在形容主角與其他配角的外貌型態讓人頭皮發麻(居然是這種痛苦XDD)看這本時真的不要發揮想像力。     

 

以前很少看季璃的書,所以不清楚她在禾馬的風格或寫法。大概也有好處,不用去想是不是有改變XD 不過我對這種事情一直很遲鈍,大概只會對劇情風格稍微改變有一點感覺吧。像是有些作者某個時期可能殺得血流成河,但後來死的配角少了,變得比較手下留情之類的。隨便舉例而已,不是在說季璃XD


上週看到板上貼了新書資訊還有線上租書的討論,突然就想去一下租書店。一進門就看到季璃的新書,因為新書期限短,還傳了訊息問同學覺得我該借嗎?同學說就租吧,經營不易啊。

 

順道租了綠光的與妻同袍回到王朝嫁暴君

 

我的閱讀順序是與妻同袍(4)→與君長歌(4)→回到王朝嫁暴君(3.5)
 

看完後覺得閱讀順序應該要這樣:回到王朝嫁暴君→與君長歌→與妻同袍

 

先看回到王朝嫁暴君是劇情喜好考量,後兩者則是氣氛。與妻同袍我看的時候覺得有點開心,所以再看與君長歌時覺得啊啊啊人生好難。  

 

對於劇情大致感想如上。
 

最後還有一件事,其他板友雖然也說過,還是很想講一下。

 

《與君長歌》編輯序最後那個PS內容(編輯序在此←),讓我想起以前高中寫週記,因為還有空白只得隨便寫什麼交差。有作者後記或作者序足矣,我真的不在乎編輯序。編輯自己想寫的另當別論,不然就不要增加編輯工作了吧。


謝謝收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淘之樂多 的頭像
    淘之樂多

    淘之樂多.在愛裡逃避

    淘之樂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